无型砂性能检验条件下高压造型线调配型砂的经验介绍
时间:2015-11-20 09:07:13
随着国内外机械行业包括铸造在内的整体经济滑坡与低迷,国内那种大跃进式的订单需求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即使外观美观的产品也存在供大于求以及让客户随意挑选的地步,何况不美观的产品又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呢?然而在国内仍然存在这样的一小批铸造厂,他们并不具备完备的型砂检测手段,而完全是依靠手感以及其他经验给予控制,这对于已经固定造型线或者手工造型的工厂来说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造型形式较大变化的就不同了,这里特别是说由如Z145/Z148/Z1410等单机造型或者手工造型转换到如FBO、FBM、WS、HWS、迪砂等高压(静压)造型线,会有较大变化,此时,必须严格控制型砂质量,否则一旦控制不当,铸件发生砂眼、冲砂、结疤以及粘砂等铸造缺陷就不可避免。而严格控制型砂的必备手段就是不断的检测型砂各指标,使其与铸件外观相一致,当不具备这个检测以及性能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时,应该如何控制型砂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这里笔者根据已故型砂铸造专家于震宗教授的总结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证明,略作说明,给仍不具备条件的工厂一个借鉴。
公司假设为新上高压造型线,那么在配制型砂时可以采用一半工厂原有旧砂与一半新砂,加入的新砂必须是购买的优质原砂(一般使用50/100目的居多),辅料为优质的煤粉与膨润土,辅料加入量以新砂配比为准,原旧砂可以不考虑,加入的水分采用机器设定的紧实率给予控制,同时加上手感。之后监督混制的型砂在造型过程中的起模性、扒模扒边性以及砂型的完整性、湿型硬度等,同时检验浇注过程中火苗高低与放炮动静的大小,最后观察抛丸前与抛丸后的毛坯表面变化,进而作为是否进一步调整各组分比例的依据。如造型时不易起模、易扒边、砂型硬度低或者铸件冲砂、夹砂就要考虑是不是膨润土品质不好或者有效含量低、紧实率低造成,浇注后火苗太低或者铸件粘砂就要考虑煤粉品质不好或者加入量较低导致。反之亦然。
当全用新砂调制时应该首先考虑在中上线加入煤粉与膨润土,而紧实率可设定为中线,预调配后再以由之生产出来的铸件缺陷发生的状态反调型砂组分配比,直至毛坯外观符合规定的验收标准要求后,才可使旧砂系统保持动平衡。注意这个动态的平衡就是当摸索出最好的外观质量时,每班次添加的辅料量应该与除尘以及烧损等损耗的量保持近似相等,任何较大的变化与背离必将引起铸件外观质量的波动,或者是否顺利造型以及浇注现场的异常变化。只有通过这样的一一对应的调整才能摸索出更好的高压造型型砂稳定的控制经验。当然对具备型砂检验的工厂来说,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而不需要去摸索调整。
[返回上页]